这种树号称“乔木之王”,却为啥受人冷落?

这种树号称“乔木之王”,却为啥受人冷落?

寒冷的冬天,楮树上掉光了叶子,剩下光秃秃皱巴巴的枝干,到处是虫咬糟朽的树洞,里边隐藏着一种冬眠的昆虫“树夹子”。邻居家的小孩冬天怕洗脸,满脸皴的裂口子,街坊们就给他起个外号叫“楮皮”。

我常常趴在楮树干上去掏“树夹子”,抬头能瞅见西岗下的贾鲁河滩,无遮拦的羊肠小道覆盖着一层白霜,直通河沿的小木桥,桥头也疯长着一片楮树丛。

我天真的以为,老楮树已经被“树夹子”给掏空死了,结果来年开春,经暖风一吹,枝条上呼啦啦冒出了嫩绿的新芽,还生长出毛茸茸的楮穗花。

奶奶将楮穗花捋下来,搁笼箅上蒸熟,那年头缺少香油和调料,就用蒜泥伴咸盐,吃着跟粘馔一样筋道,有嚼头,余味儿清香。

那应该是我儿时记忆里吃过的最好佳肴,至今仍然回味无穷。

我家那棵老楮树,少说也有几十年了,爷爷一直舍不得砍伐,是为了采摘满树的木耳,用于治疗奶奶的疾病。奶奶患上嘴歪眼斜病,双手还有点发抖,乡下人俗称“鸡爪疯”。

穷乡僻壤缺医少药,又无钱治疗这种慢性病,听村医介绍一个偏方,楮木耳能治疗此病。于是,爷爷就把给奶奶治病的希望寄托在那棵老楮树身上。

一场连阴雨过后,那棵老楮树躯干上冒出一层粉嫩木耳,每次都能采摘一馍筐,搁太阳地晒干了,用布袋装起来,让奶奶熬汤喝。

村里的老年人,感觉手脚麻木了,也到我家的楮树上采摘木耳,那棵老树一时变成了药材铺。

三伏天遇上连日干旱,天不落雨,爷爷在朽木的树身上洒几遍水,湿热的环境下,居然也能冒出木耳来。

读高中时,我曾经被分到卫生班,学习过一年的中医,专门查阅了有关资料。

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桑、槐、楮、榆、柳,此为五木耳”。尤其是秋季野生的楮木耳,具有补气血,清肠胃,降血糖、血脂之功效,经常食用,可以疏通心脑血管,防止血栓形成。

一段楮树的神奇传说

至今流传于民间

初夏季节,楮树枝头青杏大小的楮桃逐渐变黄,熟透的果实,桔红色如绒球一般缀满青枝绿叶间,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儿时我爬上老家那棵楮树,摘食楮桃,果肉酸中带甜,咀嚼籽粒像吃芝麻一样嘎嘣脆,咂咂嘴,有一点青涩的香味儿。

乡野里的孩子缺少零食,美味的楮桃,成为远方游子难以忘却的记忆。

说起楮桃,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名不见经传的故事。

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,追杀皇室宗亲刘秀。刘秀慌不择路,人困马乏,饥渴难耐中歪倒在一棵老楮树下残喘,正巧树上落下楮桃,帮他解了腹中饥渴。

刘秀当下冲楮树许愿,日后如得江山,封此树为王。

此后刘秀面南登基,不忘当承诺,令手下人寻找楮树封王,却被误报为樗树。“楮”与“樗”,同为乔木,读音近似,一字之差,竟让臭椿无功受禄,成为民间的乔木之王。

难怪椿树躯干竿直,高傲立于路旁,受人尊崇。乡下男女新婚的大床,一定要用椿木制做,喻示着吉祥。

儿时常见街头的椿树上贴一方红纸,上边用墨笔书写着打油诗:“椿树王、椿树王,俺家有个夜哭郎。行路君子念三遍,一觉睡到大天亮”。

楮树闻听臭椿树“贪天之功”被封了王,顿时气得浑身爆裂,枝杈歪斜,躯干溢出乳白色汁液,从此遭人冷落,孤寂而生。

于是,便有了宋人刘克庄的《楮树》:“楮树婆娑覆小斋,更无日影午窗开。”以及宋人张耒的诗词:“裂楮裁筠,虚明潇洒,制成方丈屠苏。草团蒲坐,中置一山炉……”

苏东坡的《宥老楮》

让人认识了楮树的存在价值

楮树因其材质脆弱,人们修房盖屋,躯干被蛀虫腐蚀,朽木斑驳,难堪大用,做家具又不能开板子,一般都不栽种此树,任其自然生长。

每年楮桃成熟季节,招引成群结队的鸟儿栖息枝头,争相啄食果实。鸟儿吃饱了四散纷飞,拉出来的粪便中附着没有消化的籽粒,落地就会生根发芽,冒出来一丛丛小楮树苗。

这种乔木适生能力很强,不论是肥沃的或者贫瘠的土地,乃至于墙头和人家屋顶的砖墙缝隙处,但凡有一点水分和阳光的地方,都能成活撑起一片绿荫。

公元1097年,62岁的大文豪苏东坡再次遭贬,被流放于海南儋州。荒芜的居所墙角处野生一棵老楮树,枝繁叶茂。

苏东坡欲砍伐老楮栽种花卉,听说此树皮能造纸,果实可入药,用途甚广,遂掷斧写下诗作《宥老楮》:“肤为蔡侯纸,子入《桐君录》。黄缯练成素,黝面颒作玉。灌洒蒸生菌,腐馀光吐烛。虽无傲霜节,幸免狂酲毒……”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楮、榖乃一种也,不必分别,惟辨雌雄耳。雄者皮斑而叶无桠杈,三月开花成长,穗如柳花状,不结实。歉年人采花食之。雌者皮白而叶有桠杈,亦开碎花,结实如杨梅,半熟时水澡去子,蜜煎作果食。”

楮桃可入药,补肾、强筋骨、明目、利尿。用于腰酸膝软,肾虚目昏,还可治疗阳痿、水肿等病症。

据《本草汇言》载:楮树白皮,味干涩,气平,无毒。可治疗水肿气满,气短咳嗽,肠风血痢,妇人血崩。

当年在闭塞的乡下,缺医少药,我家大儿子拉痢疾久治不愈,我父亲寻一个偏方,从院墙根捋几片楮树叶子,用黄泥包裹一枚生鸭蛋,投入麦糠火堆中烤熟了,让我儿子吃,疗效甚好。

随着87岁的奶奶仙逝,我们家那棵朽木斑驳的老楮树也耗尽了生命,被砍伐掉充作了釜底薪柴。

离开故乡31年,我在县城购置了新宅院,院墙南边毗邻一个空园子,竟阴差阳错生长出来一棵楮树,伴随我度过了31个春秋。

每年夏秋季节,阴雨天树干上冒出来的楮木耳,配青椒爆炒,吃起来脆生生的,成为我人生中最温馨的回味,牵扯出千丝万缕的乡恋。

(图片来自网络)

作者简介

睢建民,豫东尉氏县人,对越自卫还击战退役一等伤残军人。从文40年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尉氏县作协副主席,网易签约作家。

欢 迎 投 稿

邮箱 yujimedia@163.com

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

商务合作请加微信:salome1203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🎀 相关推荐

輥的解释
🎯 bt365体育平台3

輥的解释

📅 08-18 👀 4629
农村“大食堂”的初衷与兴衰
🎯 365Bet官方

农村“大食堂”的初衷与兴衰

📅 06-29 👀 2849
vacation 是什么意思?
🎯 bt365体育平台3

vacation 是什么意思?

📅 08-17 👀 50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