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年啦!今天,为什么要给压岁钱?还有哪些习俗是你不知道的?

拜年啦!今天,为什么要给压岁钱?还有哪些习俗是你不知道的?

来源:综合人民日报、央视财经等
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热闹的年三十刚刚过去

一元复始、万象更新

今天大年初一

团团

给您拜年了!

制图/方方

压岁钱,又叫“压祟钱”,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,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。传统压岁钱,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,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,压祟的力度更大。

压岁钱始于汉代,是特别铸造的“厌胜钱”,只用来佩戴和玩耍,不能流通。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,但是立春日才给,并非春节。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。明清时期,"以彩绳穿钱,编为龙形,谓之压岁钱。"所以到了明清,压岁钱终于成了春节的“标配” 。

大年初一的习俗还有很多

除了要给压岁钱

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

下面跟团团一起

看看大年初一还有哪些习俗

开门炮仗

大年初一早晨,开门大吉,传统上是先放爆竹,叫做“开门炮仗”。爆竹声后,碎红满地,灿若云锦,称为“满堂红”。这时满街瑞气,喜气洋洋。

据说放“开门炮”越早越好,象征当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、如意、发财,农民会五谷丰登。

目前,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流行放炮仗。不过,由于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基于环保等因素的考虑,在一定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,人们过年也越来越环保,年俗本身也在不断变化。

拜神

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,这天的拜神与平时不同,它要祭祀各种各样的神衹,这是年节中最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,要把最好的佳肴用上,祀求诸神保佑全家在新一年里五谷丰登、人畜两旺、平安幸福。

饮屠苏酒

屠苏酒是一种药酒。在古代习俗中,元日全家饮屠苏酒,以祛不正之气。古时饮屠苏酒,方法很别致。一般人饮酒,总是从年长者饮起;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,是从最年少的饮起。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,先饮酒以示祝贺,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,后饮以示挽留。

吃饺子

除夕、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,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。在除夕时吃饺子,取“更年交子”(来年交好运)之意,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。

吃汤圆

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,它的取意是:事事如意,全家团圆美满。大年初一这天,汤圆不叫“汤圆”,叫“元宝”,吃汤圆也不叫“吃汤圆”,叫“得元宝”。因为在家乡话中,常常将“闯祸”称为“闯了‘汤圆’子”。

喝鸡汤

大年初一喝鸡汤,象征“平安”。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,寄意“新年抓财”。

拜年

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,旧称拜年。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,初一早晨,晚辈起床后,要先向长辈拜年,祝福长辈健康长寿、万事如意。

占岁

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《岁占》,谓岁后八日,一日为鸡日,二日为犬,三日为猪,四日为羊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伟人,八日为谷。如果当日晴朗,则所主之物繁育,当日阴,所主之日不昌。后代沿其习,认为初一至初十,皆以天气清朗,无风无雪为吉。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、庆祝活动。有初一不杀鸡,初二不杀狗,初三不杀猪……初七不行刑的风俗。

不杀生,不扫除

传说中,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,这一天不能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,把“扫帚星”引来,招致霉运。

除夕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,年初一不动扫帚,不倒垃圾,如果非要扫地不可,须从外头扫到里边。备一大桶,以盛废水,当日不外泼,怕因此破财。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地方保留着。

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杯子、碗等瓷器,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,得赶快说声“岁(碎)岁平安”或“落地开花,富贵荣华”。

原标题:《拜年啦!今天,为什么要给压岁钱?还有哪些习俗是你不知道的?》

阅读原文

🎀 相关推荐

将手机作为遥控器控制家电
🎯 365bet亚洲

将手机作为遥控器控制家电

📅 07-07 👀 9203
美团取消支付宝选项仅一天又悄然加上,背后的逻辑你了解吗?
记者手记:心系国家的“伍小姐”|70年70人·经济⑧